在我家的书橱里,珍藏着几本1978年的《无线电》杂志,这几本杂志是父亲在辛集化工厂工作时曾经用过的,发黄的纸张上留下了他勾勾圈圈所作的标记,以及驰笔写下的部分注解。有时,我会小心翼翼地拿下来翻看,陈旧的书,日渐模糊的字迹,常常让人感慨万千,因为它们承载着辛化的记忆,也是对我的鞭策和激励。
父亲早年从军,70年代末复员转到辛集化工厂工作。那时交通不发达,从家到厂大约20多公里,全部是土路,一辆旧自行车就成了他往返行走的工具。但那时,大多数工人都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经常不回家,大家都以厂为家,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二十多年如一日,这也是父亲那一代辛化人对企业、对工作的坚守。说到当年工厂的事,当时的领导、同事,当时的设备、电气,当时发生的典型事件,他总是如数家珍,这是父亲对自己工作的回忆,也是对辛集化工厂的情感流露。
在部队,父亲是一名优秀的通信兵,进化工厂后分配当了一名电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自费买来《无线电》杂志等书籍,白天上班,晚上在灰暗的灯光下学习电器方面的知识,边学习边记录,弄不懂的地方,向同事、技术员请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工作要求,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解决了许多电器、线路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当时化工厂为数不多的电工技师之一。直到退休后,父亲从没间断过看书读报,勤奋学习的优良习惯一直保持下来,他那种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态度,给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勤学好问、奋发图强的种子,让我对父亲及老一辈辛化人充满了淳厚敬意。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辛化人,工作期间,我对辛化的发展历程及老一辈辛化人艰苦创业的奋斗有了更多的了解,渐渐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辛化集团历经沧桑风雨七十年,有抓住机遇、蓬勃发展的高潮,也有遭遇危机、陷入低谷的跋涉,随着时代的变迁一路走来,从没停止过前进的脚步。现在,也许没有人能记得辛化创业之初的几间民房、简陋的设备在哪里,但厂区厂貌的变化、生产环境的改善,以及机械化、电气化普及推广,昭示着她的成长、发展、壮大。辛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是辛化一代一代人艰苦奋斗、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传承。
作为一名辛化人,我们可能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辛化人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像一颗螺丝一样努力较劲上紧,辛化集团的战车就会永远保持无坚不摧的态势,一往直前,辛化事业一定会更加的灿烂辉煌。
销售处 苗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