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化记忆”展示(六):“质量立厂”(下篇)

来源: 河北辛集
时间:2017-04-17

■在十万分之一中求锦标

辛化产品在美国抗诉的全胜,确立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强者地位。

可面对产品的供不应求、畅销不衰,辛化人对自己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说明: F:\老照片\配图\质量立厂配图\插图8:新烘干转筒.jpg

烘干转筒

他们结合用户要求,对全部6种产品制定了高于国家、部颁标准的内部控制标准,并严格按内控标准组织生产和进行检验,低于内控标准的便视为不合格产品。如碳酸钡,按国际一级标准,铁的含量≤0. 004%,辛化厂的内控标准则为≤0. 003%,二者相差十万分之一。

说明: F:\老照片\配图\党建与企业文化配图\插图28.jpg

质检人员抽查检验记录

在外界看来,这似乎有点吹毛求疵。但辛化人正是从这十万分之一中求质量、夺锦标、赢得市场,博得信誉。

说明: F:\老照片\照片补充\照片\DOC170305 - 23.jpg

现场检测

这是一段平常却有极为感人的故事。一天早晨,赵县造纸厂业务办公室里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喂,是赵县造纸厂吗?我是辛集市化工厂供销处。前两天发往贵厂的10吨硫化碱中有一吨产品的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我们马上把合格产品送去。” “不会吧?你们的产品我们在使用前已经进行了检验,使用后质量很好,不必换了!” “那批产品虽然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比我们厂的内控指标还差了千分之一,所以这批货是必须换的!”

说明: F:\老照片\配图\光影记忆\生产经营A卷\28、产品图片.jpg

产品图片

类似这样“小题大做”的事在辛化并不鲜见。这些年,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对收集到的美、英、苏、日、德及国际标准组织的各类标准30余份,进行了分析对比和验证实验,找出各个标准的优缺点,取其所长,然后对本厂的产品全部采用了“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为达到这些标准,他们对全场1900多台套五六十年代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改造,从而使产品质量又登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高质量来自每个人的用心

这是记者最近在辛集化工厂采访时见到的一幕。

夜幕降临,在碳酸钡车间粒钡工段。厂里下班的铃声已经响过30分钟。几个班组的工具、物料、包装桶整理的井然有序,周围环境清扫的干干净净,而十几名工人却依然坐在原地不动。这是怎么回事?记者大为不解。工段长说:“大家在等化验结果是否合格,结果不出来,谁也放心不下。”

说明: F:\老照片\配图\质量立厂配图\插图12:旧厂区大道.jpg

厂区一角

在辛化,质量意识已经深深印记在每一个人心中。正如辛化一名质检员所说:“对产品的质量要像看手表上的秒针一样认真,才不会出现差错。”

说明: F:\2007年蛩音三本书电子版\企业发展概述\生产发展史配图片\1985\省质量管理奖企业.jpg

1985年获省质量管理奖企业

1988年9月,用于内包装的牛皮纸断档,厂供销科从外单位购进15吨直接交付车间加工。当班的工人发现这批纸质量下降,于是马上通知厂质检科采样、称量,进行“疲劳”试验,最后确认牢固度不够,建议弃用。在当时,纸价颇高,每吨进价3500元,如果不用就要损失5万多元。但考虑到辛化产品的质量信誉和长远利益,厂领导依然做出宁肯牺牲眼前一时利益的决断。

说明: F:\老照片\配图\质量立厂配图\插图13:李英志中在心化验室.jpg

李英志指导化验

说明: F:\老照片\配图\质量立厂配图\插图16:化工标准起草委员会92年年会.jpg

1992年全国化工标准委员会年会(中排右一为李英志)

被称作“化验之王”的李英志,是一个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高材生”。他自学成才,为工厂先后改进了几十种化工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方法,编写了十多万字的《分析检验标准汇编》、《分析检验制度汇编》,并代化工部起草了我国第一个碳酸钡和硝酸钡部颁标准,后又升为国家标准。

说明: F:\老照片\照片补充\相册补充照片\1983.10.05中心化验室的检测人员正在做产品质量分析.jpg

1983年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正在做产品质量分析

说明: F:\老照片\配图\质量立厂配图\插图2:1982年分析检验标准汇编.jpg

1982年分析检验标准汇编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碳酸钡国标(1).jpg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碳酸钡国标(2).jpg

碳酸钡国家标准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硝酸钡国标(1).jpg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硝酸钡国标(2).jpg

硝酸钡国家标准

辛化厂的领导在谈及他们金牌不倒、争雄世界的“奥秘”时说:这些年,我们注意对干部职工思想、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培养,更加注意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因为设备再精密,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爱厂如家、视质量为生命的高素质的人去掌握、去应用,也难尽其用。

说明: F:\老照片\老照片7\1992年6月6日 宋叔华副省长到企业现场办公时与李英志握手.jpg

1992年宋叔华副省长到企业现场办公时与李英志握手

“高质量来自每个人的用心”。这就是辛化争雄世界的一个最普通,也是最根本的秘密。

说明: F:\老照片\老照片8\DOC170305-001 - 8.jpg

九十年代厂区标语“高质高效靠的是每个人的用心”

“高质量是通向世界的通行证”,这就是辛化人几十年心血的结晶。

——摘自:《瞭望》1991年第19期《高质量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博物馆订票咨询
Tel:010-82676481
   010-82677217

产品代表
草酸二乙酯
0311-83290237
碳酸锶
0311-83290171
硫酸钡
0311-83290237
硫化钠
0311-83290168
硝酸钡
0311-83290237
硫脲
0311-83290180
硫磺(固体、液体)
0311-83359724
不饱和聚酯树脂
0311-83290277
碳酸钾
0311-83290237
乙二醇
0311-83290168
碳酸二乙酯
0311-83290180
高纯碳酸钡
0311-83290278
高纯碳酸锶
0311-83290170
六水氯化锶
0311-83290237
纳米级硫酸钡
0311-83290278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冀ICP备12005273号